一、课程简介
“旅游英语”课程是三年制涉外旅游专业的一门必修职业核心技能课程。本门课程以“英语听说”、“阅读”、“语法”等课程为基础,为后续的“出境领队实务”及“顶岗实习”等课程和将来从事旅游管理和导游讲解工作提供必要的知识与技能基础。按照国家相关的旅游行业标准和导游员职业等级标准,培养学生运用英语进行导游的实践能力和文化素养。
通过此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具有较强的听、说能力,掌握工作所必须的导游基础知识和技能,在培养学生扎实的外语语言知识的同时,联系导游业务实际,使学生掌握用所学外语开展导游业务活动、介绍景点景区及各旅游设施以及从事旅游服务交际的能力,逐渐培养学生的外语能力,外语加导游能力。同时通过学习,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爱岗敬业、遵纪守法,忠于职守,钻研业务,宾客至上,优质服务的职业道德,使其具有较强的独立工作能力、处理突发事件的应变能力、出色的英语人际沟通能力,端正的职业态度以及良好的职业素养。
二、课程负责人主要信息
姓名:王静
性别:女
出生年月:1980年2月
学历:东北师范大学硕士
职称:讲师
电话:0432-66592455
E-Mail:981075483@qq.com
研究方向:旅游英语
三、教学团队
1.蔡福子:东北师范大学本科副教授
2.胡庆余: 本科吉林雾凇旅行社 董事长
3.朱雪娇:本科吉林雾凇旅行社 出境领队
四、课程特色
《旅游英语》课程以涉外旅游服务人员的职业活动为导向,以培养学生英语语言表达能力为依托,突出职业能力目标,使课堂学习与实际工作达到有效的统一。为增强课程设计的针对性与实用性,我们将在教学中采用“课程设计基于工作过程、工学交替紧密融合、教学做一体化”行动导向的教学模式。
1.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设计
“课程设计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教学模式从知识与技能结构上看,不强调知识的系统性,但强调职业技能结构的合理性与技能项目的完整性;从教学内容上看,不但注重英语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更强调职业行为教学的逻辑性,紧紧围绕岗位能力选取课程内容。因此,我们以工作过程为导向把本课程内容设计成“接待服务、游览服务、送站服务,吉林省著名旅游景点介绍”四大项目,使之更贴合于职业岗位的需求。
2.工学交替紧密融合
①校内实践教学
学生用角色扮演的方式模拟进行导游接待、沿途讲解、酒店入住、旅游观光、购物、娱乐、送别的完整工作过程。在校内课堂学习理论知识和进行模拟技能操作。
② 校外顶岗实习
校外顶岗实习是学生深化知识、体验工作、培养能力、提高素质的重要途径。校外实习期间,教师与旅行社合作,通过让学生参与具体岗位工作,使学生实际工作技能得到发展。
3.教学做一体化
本课程采用“情景教学,项目导向,任务驱动”的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综合考虑学生将来任职岗位的工作任务、工作过程、工作环境等因素,采取工作目标导向、工学结合、理论与实训(实习)结合等教学环节紧密结合的“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打破了学科式课程的教学体系,这种教学模式体现了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有助于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培养。
4.评价方式多元化
考核采用多种形式,包括课内与课外结合、过程性与终结性结合的考核方式。过程性考核通过对学生课内与课外自主学习情况的考核,包括课内互动记录,网上自主学习记录,泛听学习记录等对学生学习过程进行观察、评估,促进学生有效地学习。
终结性考核采用笔试与工作场景相结合的方法。笔试全面检测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掌握情况以及运用已学知识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
五、课程教学
1.教学内容选取与组织
根据课程理实一体改革的要求,打破原有课程理论教学体系,注重课程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注重学生动手操作技能的培养和训练,以“项目主导、任务驱动”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根据吉林市旅游局、各大旅行社、各涉外酒店等用人单位,以及近几年我专业的毕业生的就业跟踪反馈信息,对涉外旅游及其服务行业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职业岗位分析,其岗位职业群主要集中在涉外导游、旅游管理、旅游营销、宾馆服务、餐饮服务等岗位,通过对这些岗位的分析,明确英语听说技能在这门课程中的核心地位,并对旅游英语所涉及的相关工作任务与工作过程进行全面分析,在此基础上确定相关的“行动领域”,再导出相关的:“学习领域”,之后设置适当的具体“学习情境”,即为:“旅游职业岗位分析”→“实际的工作任务”→“整合的工作任务” →“学习的工作任务”。
旅游英语服务项目分解 |
项目名称 |
接待服务 |
游览服务 |
送站服务 |
吉林省著名旅游景点介绍 |
学习情境 |
服务准备 |
途中导游讲解 |
送团服务 |
长白山北坡 |
接站服务 |
旅游景点讲解 |
处理投诉 |
吉林雾凇 |
沿途导游讲解 |
餐饮服务 |
善后服务 |
松原查干湖 |
入店服务 |
购物服务 |
|
向海自然保护区 |
商定日程 |
娱乐服务 |
|
伪满皇宫博物院 |
|
|
|
四平叶赫 |
|
|
|
通化靖宇陵园 |
|
|
|
吉林省概况 |
|
|
|
松花湖 |
|
|
|
集安高句丽 |
2. 教学模式


3.教学文件与资源
选用教材

教学实施方案




评价表

4.教学手段
全面运用多媒体手段进行授课。精心准备图文并茂的PPT课件、视频资料,尽可能增大课堂信息量,是授课内容变得生动丰富,吸引学生注意力并活跃课堂气氛,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5.教学方法
根据涉外旅游工作的综合性,复杂性、针对高职高专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强的特点,按照“教、学、做”一体化的原则,本课程将采取项目导向法、任务驱动法、案例教学法、情景教学法等。这些教学法能够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培养学生职业能力、自主学习能力,为终身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根据涉外旅游工作的综合性,复杂性、针对高职高专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强的特点,按照“教、学、做”一体化的原则,本课程将采取项目导向法、任务驱动法、案例教学法、情景教学法等。这些教学法能够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培养学生职业能力、自主学习能力,为终身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1)项目导向法
项目导向法是师生通过共同实施一个完整的工作过程而进行的教学活动。项目导向法主要由内容、活动、情境和结果四大要素构成。按工作过程与职业能力设计切实可行的活动项目,项目选取突出地方性、可操作性,以分总式由简单到复杂带动课程学习。项目导向过程中,始终需要学生主体参与,采取角色扮演、分组讨论、启发引导等方式,生动有效地指向学生英语语言能力生成和专业能力的生成。项目课程是行动导向和“一体化”教学理念的体现。适合于旅游英语的课程建设。在项目教学中,学习过程成为一个人人参与的创造性实践活动,注重的不是最终结果,而是完成项目的过程。我们将教学内容情景化,每一个情景确定相应的教学项目,并制定出教学步骤。
(2)任务驱动法
任务驱动法主张课堂以学生小组为中心,以问题或任务驱动形成师生互动,生生合作的探究式学习氛围。如在讲授带团购物时,可由教师先进行示范讲解,并可结合录像,课件进一步向学生展示操作的全过程,然后带学生去购物中心,参观旅游团队购物,让学生进行模拟带团讲解,教师巡视指导及时纠正错误,最后教师和学生对讲解进行评价,特别提醒容易出错的步骤和环节,总结要点和指出改进措施。
(3)案例教学法
以主讲教师导游职业岗位真实经历以及多年收集的经典案例为主,通过案例导入课程教学,激发学生兴趣,对顾客特殊要求与危急情况处置等技能训练时,采用典型案例解读,可以化繁为简地强化学生知识积累与能力生成,使学生学习处于最佳有效状态。通过案例分析和研究,达到为今后职业做准备的目的。在分析过程中,学习者自己提出问题,并自己找出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手段,从而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的能力和独立处理问题的能力。
(4)情景教学法
利用多媒体教室,采用模拟仿真训练方法进行吉林省著名景点讲解训练和校外真实环境进行情景化教学。在教学实施中,以景点景区、宾馆、饭店、商店、火车站、机场等真实场所为课堂,使学生主体完全沉浸于全真情景中,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室、实训基地及网络资源进行教学,尽可能利用真实的工作场景或仿真的工作情景对学生进行模拟和实景训练,在实践中促进学生专业能力和英语语言能力的生成。
学生课上模拟讲解情景学生景区实战演练




6.实训条件
校内的语音室、礼仪实训室及吉林雾凇旅行社、吉林中国国际旅行社、吉林世贸万锦大酒店等11校外合作企业满足了工学结合课程教学及学生参观学习、项目实践顶岗实习的需要,使学生的职业综合能力得到不断提升。




语音室 学生在校外合作企业实习
7.教学效果
虽然学生入学时英语水平有限,但本门课程重视英语语言能力的培养,学生学习积极性高,课堂上积极主动地和老师配合,体现了该课程实用性与趣味性的统一,另外,本课程实用性很强,通过一系列实践活动,培养了学生的涉外导游职业能力。


学生在景区实践与任课教师合影学生在景区导游实践讲解


学生作业


学生课上实践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