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高专工商管理类教指委精品课程《社会能力训练》概况
精品课程网站链接:http://222.27.7.57/shnl/index.html
课程简介:
社会能力训练课程,是我院为提高学生就业能力而自创的新型课程,是市场营销专业必修的核心技能课程,是工商企业管理、电子商务、物流管理、商务英语、旅游英语等专业的骨干技能课程。该课程的教学实践荣获吉林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是吉林省财政重点投资建设的课程。
社会能力训练课程,内容选取针对性强,通过多种理论和方法综合运用,营造出校内训练营氛围,使用简练而有效的训练方法,使每个学生的社会能力得以提高,形成符合社会需要的个人就业优势,满足职业岗位工作需要。
该课程通过自信心训练、诚信与信任训练、情绪调整训练、创造力训练、交际能力训练、观察能力训练、组织能力训练、生存与意志磨炼训练、就业能力训练等9项任务的教学,弥补传统教育在职业能力培养中对学生社会能力培养的不足,全面提升学生的心理素质及适应社会的综合能力。
课程负责人主要信息:
姓 名:杜志敏
性 别:男
出生年月:1954年4月
学 历:北京化工大学 企业管理专业
职称/职务:副教授 工商企业管理专业带头人
电 话:0432-66592455
E-Mail:jingmaoxi2005@163.com
研究方向:社会能力训练、就业行为策划
教学团队:
1.郑晓青:东北财经大学 会计学 硕士学位 副教授
2.江国全:长春工业大学 物流工程 硕士学位 讲师
3.王 雪:东北电力大学 项目管理 硕士学位 讲师
4.郭宇环:吉林大学 管理科学与工程 硕士学位 讲师
课程性质:
社会能力训练课程,是我院市场营销专业为提高学生社会就业能力而自创的新型课程,是市场营销专业必修的核心技能课程,是工商企业管理、电子商务、物流管理、商务英语、旅游英语等专业的骨干技能课程。
课程作用:
(一)社会能力训练课程的一般性作用
如今社会条件下的大学生工作过程,实质上是“推销自我、先要赢得社会用人单位认可”的过程 ;是“控制情绪、合理处理发生矛盾、适应环境”的过程;是“强化自信心、顽强意志克服种种障碍、曲折发展”的过程;是“运用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在竞争环境下,创造有效价值”的过程;是“分工合作条件下、树立诚信、广交人脉”的过程。社会能力在这些过程中,分别发挥着“敲门砖”、“调节器”、“座右铭”、“催化剂”和“凝聚力”的作用。
市场经济环境中社会能力对大学生就业的作用 (二)课程对市场营销专业岗位工作的具体作用
市场营销专业工作岗位分为高中低不同层次,中层以上的工作需要工作经验、人脉关系、应变突发事件、战略管理、组织协调等能力,显然校园里培养的学生不具备直接进入中层以上工作岗位的水平。而营销基层工作的特点:艰苦、乏味、单调,尤其是工作角色越低,个人的劳动与利益的投入产出比越不理想,学生心理越无法平衡,一旦遇到自己觉得不理想状况,就会选择放弃。很多营销专业学生不是没有发展前途和机会,而是起步阶段因为缺乏社会能力而半途夭折。社会能力对市场营销专业学生初次进入岗位工作,起到调整工作心态、避免挫折、防止半途而废的作用。
前后续课程的安排:
鉴于社会能力训练课程的性质,一方面决定了它在教学训练过程中对其他课程依赖性不强,另一方面它对专业能力的辅助性作用,因此将伴随专业能力培养的全过程。
1.课程安排在第一学年第一学期开始,当大学生完成从高中应试教育模式向职业教育学习转化后,可以针对心理问题、职业能力所需安排社会能力训练课程。
2.后续课程包括所有的专业技能课程,将社会能力融入市场调查与分析、会计实务与账款管理、商务谈判与合同签订、产品销售、渠道开发与维护、营销团队建设等专业技能课程的学习中,并通过社会能力大赛、ERP模拟实训、营销综合实训、顶岗实习等教学过程,将学生的社会能力加以应用提高。
课程设计的理念:
理念之一:追求实用,符合营销工作职业特点
市场营销专业工作岗位能够用得上、发挥作用明显的能力是关键性能力。营销职业特点是不求理论深厚,追求现场技能快速、出色地展示和使用。需要表达时能“脱口而出”,需要思考时能“思路敏捷”,需要竞争时能“意志坚强”,需要完成任务时能“出奇制胜”。因此,课程设计理念必须追求实用,符合职业特点。
理念之二:结合工作实践,有效提高就业能力
社会上对当今的大学生已经形成“刻板印象”,认为:“多是好高骛远、急功近利、工作情绪化、缺乏诚信、意志薄弱等等”。在如此“刻板认识”状态下,强化就业能力尤为重要。社会能力训练课应该将各种单项训练的最终落脚点确定为实现大学生出色的就业能力。因此,校内的应聘训练强度应该高于人才市场招聘的水平。
理念之三:方法新颖独特(四个结合),目标具体(九个目标),注重社会效益(三个推广)
四个结合: 九个目标:体现在九项训练都有与学生利益直接相关的明确目标――不要失去机会。
三项推广:
是出于现代教育开放性,决定了必须注重社会效益,只有服务于社会,得到承认和好评才能证明课程设计的成功有效。三项推广包括:推广到其他院校,形成交流互补;推广到企业培训,证明训练有效;推广到实习岗位,学生、员工素质同时提高,实现校企合作“双赢”。
课程设计的思路:
课程设计的思路为:投其所好、缺啥补啥、对症下药、效果长效。四句话代表着四个工作过程:调研、设计、操作、应用,这四个过程相互衔接,循环提高。
“投其所好”就是采取市场调研,随时掌握社会
“缺啥补啥”是根据目前教育现状分析,按照木桶效应理论,只有弥补短板才能提高综合能力。在了解“企业所好”之后,加长“最短的木板”,实现大学生能力“黄金搭档”。
“对症下药”指教学训练操作时注意两个方面:不同训练项目采取不同的训练手段,不同个性的学生需要不同的指导。每一项训练采取独自的、最简洁有效的方法集合,根据不同学生的个性采取不同的激励手段和评价标准。“最符合”才能“最有效”,“最直接”才能“见效快”
“效果长效”是社会能力训练的价值所在,通过五个方面完成。
(1)课程设计让学生喜爱,学生喜爱才能全身心投入,因为“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目前已经出现新生期盼社会能力训练的现象。
(2)大学生对泛泛道理即使理解也难以记忆,而对一些格言警句往往记忆深刻。市场营销专业工作现场,没有思考的时间,也没有长篇大论的机会,因此训练多采取训练格言警句。
(3)“校内训练营”氛围也是我院社会能力训练一个特色,学生能进入一种精神状态,不是学生在上课,而是以一种新的角色接受训练。
(4)训练内容必须是直接作用于学生自身,并且学生意识到对自己有价值,产生信以为真――需要即用的效果。
(5)专业指导教师利用实习过程,结合工作发现问题及时进行社会能力强化式指导。
![]()
应该将四个环节不断循环,循环一次,提高一步。其中循环一次时间不定,根据社会需要变化和自身教育水平的提高而定。我院已经进行三次循环。
第一次循环时间是一年,是教师主动去社会捕捉信息,设计三项专业能力以外的素质训练,取得就业顺利的成效。
第二次循环时间为五年,是经过吉林市107家公司的市场调研,得知用人单位将社会能力置于专业能力之上,设计开发社会能力训练课程,编著出版教材,获得教学成果奖,使本院市场营销专业学生形成同专业就业能力的优势。
目前进入第三阶段,开放式教学阶段。在实践环节继续强化训练,帮助公司员工提高社会能力水平,课程日臻成熟,向社会推广,取得更显著的效果。
本课程主要特色:
1.敢于突破传统教育框架,开发操作性强弥补“能力短板”的训练方法
大胆承认现行教育与社会需求之间存在的“能力欠缺短板现象”,不是仅仅找出问题,阐述原因,指明方向。而是针对性较强、操作性较好地开发出训练项目、学生耳目一新愿意接受的训练方法,化作符合社会用人单位要求的行为。其中的不同项目的方法组合都是经过反复实践、不断总结、融合提炼的结果。
2.保持与企业长期新型合作
校企合作不是相互学习阶段,而是教师带学生实习过程,直接担任公司领导职务,以经理身份管理员工和学生,以教师身份教育员工与学生。
能将公司的优势及时升华成教学资源,为培养提高学生职业能力服务。如将公司技能训练简要提纲,与社会能力训练相结合,编制成校内销售实训指导书,聘请公司业务员演示指导,使业务训练真实、高效。
3.训练符合经济性原则
由于学校是国家拨款的事业单位,很少有经济指标衡量工作,造成很多时候有认识误区:理论越精深越好,设备越贵重越好,花销越多、价值越高,方法越难、水平越高。
社会能力训练正与之相反:
理论不深,训词、警句、格言简练记忆深刻;
设备不多,更多地利用市区、人才市场、野外环境,手段综合效果倍增;
方法不难,能突破个人心理、能引发学生全身心投入。
经济性原则可以产生三个有利于:
有利于其他学校开展社会能力训练
有利于企业组织员工训练
有利于个人自我提高
4.创建新课 、开发独有教材
社会能力训练课程本身就是创新,内容吸收拓展训练、心理学知识、国外关键能力和教学方法相融合。最早开发出“心理素质与综合能力训练教程”,目前作为高职高专十一五规划教材,该教材在网上几十个网上书店销售。该课程赢得吉林省教学成果奖之后,为了承担社会责任,开放式推广社会能力训练,编著出实用性、可操作性极强的指导书。
实训条件:
本课程校内实训的教学场地安排
1.根据社会能力训练课程的独特性,学院建立了必要的室外训练场,安装部分拓展训练设施,满足自信训练、信任训练、组织能力训练、意志与磨炼等训练所需设施。
2.建立四个室内训练室
就业能力实训室:同时又是成都金福地公司、天津华赞商贸公司、上海帅佳公司驻校办公室,具备真实公司环境,满足了学生仿真应聘面试训练。
社会能力实训室:具备能够进行镜子技巧、行为回放分析、角色扮演训练、组织能力中的专项活动训练。
礼仪实训室:完成交际形象、商务礼仪等训练。
营销综合模拟实训室:借助专业训练方式考核社会能力水平。
社会能力训练注重结合社会实践活动,强化、提升专业能力效用,校内实训设备不在多,够用即可。实训的软环境更为重要,利用日常教学宣传社会能力的重要性,普及推广社会能力训练。目前,所有的教师都意识到社会能力的作用,在校学生自觉对入校学生进行传播。
本课程更多的是利用市区、人才市场、野外环境等场所进行社会能力训练。
社会能力训练教学场地一览表
校外实训基地情况
1.校外实训基地与校内实训基地统筹规划,布点合理,功能明确
校内商务实训基地为学生的进行专业实习提供完善的生产性实习条件,而校外实训基地在为学生提供学习、参观、顶岗实习和毕业实习等条件的同时,也为社会能力继续强化训练提供了条件,主要布局和规划如下表所示:
校外实训基地一览表
2.校外实训基地为学生顶岗实习和毕业创造良好的条件,让学生专业能力和社会能力同步增长
学院与成都金福地工贸公司、天津华赞商贸公司、上海帅佳公司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在校内设企业工作室,在企业设立教师工作站,双方建立有序的管理机制,企业为学生在沃尔玛、伊藤华洋堂、家乐福、欧尚等大型商场提供销售岗位,保证学生顶岗实习的需要。让学生在学中做、做中学,学以致用、活学活用专业能力的同时,校企合作双方从社会做事做人所需的社会能力出发,对员工和学生同步进行相关的强化训练指导,在实践中不断修炼学生的职业素养、完善自己的岗位技能,为毕业就业以及人生的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3.校外实训基地为学生提供真实的工作环境,让学生了解企业,体验企业文化
对于市场营销专业的学生,要真正了解企业营销工作各环节的运作,必须让学生深入企业的现场,上述校外实训基地为学生提供了真实的工作环境。在社会能力训练、市场调查与分析、产品销售、商务谈判与合同签订、营销渠道开发与维护以及营销团队建设等课程中,我们都会安排学生去上述企业进行参观学习,而这些校外实训基地都配合我们的教学任务给予周密地安排。一方面他们会根据教学内容设计参观路线、安排讲解人员,让学生从书本到现实,从理论到实践;另一方面企业会安排学生观看企业的宣传片,并派企业专门人员与学生座谈,让学生充分理解企业的文化和企业的制度以及运作等。这样的参观学习满足了学生了解企业实际、体验企业文化的需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