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课程简介
“市场调查与分析”是市场营销专业的一门职业技能课程与专业核心课程,本课程构建于“市场营销”等课程的基础之上。通过此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调查方案的制定、调查问卷的设计、各种调查方法的运用、调查资料的整理、分析与描述技术以及调查报告的编写方法,使学生具有较强的市场调研能力,并初步具备运用这一手段解决企业市场营销实际问题的能力,以适应现代企业对应用型营销人才的需求。
二、课程负责人主要信息
姓名:王雪
性别:女
出生年月:1981年7月
学历:东北电力大学项目管理专业 硕士学位
职称:讲师
电话:0432-66592455
E-Mail:shangxueyuan2011@163.com
研究方向:市场营销
三、教学团队
1.江国全:长春工业大学 物流管理 硕士学位 副教授
2.王 辉:圣彼得堡国立技术大学 普通与战略管理 硕士学位 讲 师
3.杜羽婷:吉林市百航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经 理
4.刘 心:吉林市博医保健品商行 经 理
四、课程特色
1.以任务驱动为导向统领教学过程
本课程从明确市场调查任务着手,设计市场调查方案、编写市场调查问卷、组织实施、整理调查资料等,最终完成市场调查报告的编写。三个学习情境有简单到复杂,每个任务都环环相扣,各知识点之间联系密切。每个项目目标明确,任务具体,而且与上一学习情境关联,每次任务完成都会增强学生的成就感,这样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和完成实践任务的积极性。
2.以能力培养为本位突出教学做一体化教学
在本门课程中,“以职业能力为核心”围绕职业岗位所需的市场调查与分析编写的《市场调查与分析》校本教材,该教材在内容选取上强调学生所学知识和技能在实践中的应用,积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3.走出课堂深入企业实地调查
本课程为了给学生创设全真的调查环境,学生在校内完成资讯等基本材料准备后,深入企业实地调查,让学生在真实的企业环境中完成调查的组织实施,体会真实的工作任务,掌握实地调查的基本方法,使教学尽可能在真实的职业环境中进行。
五、课程教学
1.教学内容选取与组织
本课程在职业分析的基础上,分为三个学习情境,即互联网市场调查与分析、观察方式市场调查与分析、访问方式市场调查与分析。每个学习情境均按照职业(群)活动实践顺序(作业流程)设计主要学习内容,这在同类院校属首创。同时教学内容的选取打破传统的学科体系,根据“岗位适用、由简到繁、课证一致、统筹兼顾”的原则进行取舍,以增强课程教学的针对性和适用性,并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具体内容见下表:
学习情境 |
理论教学 |
操作 |
学时 |
互联网市场调查与分析 |
市场调查方案设计 互联网调查 调查资料整理方法 调查报告的撰写 |
设计调查方案 使用搜索引擎 整理资料 撰写报告 |
16学时 |
观察方式市场调查与分析 |
调查方案设计 观察表设计 人员观察法 调查人员组织、培训 |
设计调查方案 设计观察内容 组织实施神秘顾客观察 整理资料 撰写报告 |
20学时 |
访问方式市场调查与分析 |
调查问卷设计 人员访问法 |
设计调查方案 设计调查问卷 组织、实施入户访问 整理资料 撰写报告 |
24学时 |
2.教学模式
教学模式的设计力求做到理论与实践“零距离”,将教室、校内实训室乃至整个社会都融为一个“大课堂”,实现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创新。
|
|
|
 |
(1)教学过程的项目制、团队化运作。课程教学中将全班学生组建成3-4人/组的项目团队,每个团队选出小组长作为项目团队负责人,团队在既分工又合作的基础上,共同完成所选择项目的全面市场调查与分析工作。
(2)课内与课外相结合,开放的教学组合、开放的教学内容、开放的教学方法、开放的教学环境、开放的实践教学、开放的教学评价。通过丰富多彩的项目制实践活动,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把课内的调查与分析课程的教学与企业的实际项目、工作任务、工作环境相结合。
(3)整合教学资源,运用交互式沟通手段,将网络技术融入课程,采用虚实结合的教学,将虚拟的项目、虚拟的企业等仿真教学环境与真实的项目及真实的企业有机结合。
(4)实行以能力考核为中心的教学评价方式创新。项目教学过程中学生成绩的考核评价总体上突出工作任务与实践项目的完成过程和效果。考核的项目主要由团队项目业绩及团队项目的个人考核和个人平时表现三部分构成。
具体业务操作的流程为:


3.教学文件与资源
校企合作编写基于工作过程的特色教材,设计课程教学单元实施方案、任务书、评价表,建设课程网站资源,课堂教学与课外自学相结合,相互促进。
校企合作编写教材 开放的网络教学资源


教学单元设计 任务书

多方位的教学评价体系
4.教学手段
(1)建立了丰富实用的课程网页。本课程的课程标准、电子教案、习题库、案例库、学生作品等资料全部上网,实现资源共享。
(2)编制了多媒体课件和教学参考资料,课程教学全部采用多媒体教学。



多媒体教学课件 案例等多媒体教学材料
(3)本专业的营销仿真实训室,配备了50台终端电脑,可通过局域网实时在线进行多媒体演示教学。
(4)建立互动的教学、沟通平台。我们通过课程网页、在线对话、QQ群等方式建立了互动的教学平台。主讲教师与学生之间建立了班级QQ群。课程的调查方案、调查问卷、调查报告等均可实现在线沟通、交流和提交。

调查方案

调查问卷

调查报告
5.教学方法
(1)基于工作过程的情境教学与任务驱动法
课程组参考企业市场调查实际工作过程,结合具体的调查任务,以某个总任务为驱动目标,整合课程内容成为3个学习情境,并将每个学习情境里的大任务细分为若干个小任务。让学生每3-4人分一个小组,每个小组成立一个模拟的调查小组,随着课程情境的渐近开展逐一完成项目的任务,当课程结束之际,各小组也就完成了各自所调查任务的一轮完整的管理过程。
为了保障任务能够很好地被落实,教学实施即工作任务实施完整有序,具体包括教师布置工作任务、各小组结合所选主题进行工作任务分析、小组制定任务实施计划、学生对任务所需知识的查询,小组共同完成任务方案并展示、全体学生与任课教师共同评估六环节。
(2)企业实地调查法
为了给学生创设全真的调查环境,本课程有两个学习情境采用的是在企业实地调查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真实的企业环境中完成调查的组织实施,体会真实的工作任务,掌握实地调查的基本方法,以便今后在校内的学习更加有针对性和目的性。
(3)课堂情景模拟教学法
即便是在校内完成的项目学习,课程组老师也是本着尽可能地为学生创建一个较为真实的学习环境的原则,在校内实施情景模拟教学。学生分小组模拟调查场景,教师提出问题供学生研讨,一方面让学生更好地了解工作的流程,另一方面也在很大程度上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4)案例教学法
本课程提供了大量的来自真实市场调查的案例供给学生阅读研讨,在经过同学们分小组研讨以及教师讲解后,进而将抽象的理论直观的展现在学生面前,从而加深学生的印象,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5)小组合作法
小组合作式教学法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分成若干小组,就教材中的基础知识或疑难问题,或组织实施某个调查任务,在独立思考、研究的基础上,进行讨论和辩论,然后由小组代表向全班总结汇报。这种教学方法有利于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同时也有利于学生实现由掌握知识向发展能力的转化。
(6)多媒体与计算机辅助教学方法
许多用传统方法讲授起来枯燥无味、难以理解的东西,通过多媒体技术使枯燥的理论变成了生动的画面,直观易懂地表现出来,通过多媒体进行的教学指导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6.实训条件
(1)校内实现基地
该市场调查与分析课程是在校内的营销仿真实训室进行,配备高档数据库与应用服务器1台、PC机50台;引进了因纳特市场调查教学软件。
实现教学做一体的校内实训室

市场调查无纸化操作
(2)校外实训基地
校外实训基地在学生实地调查中为学生创造了非常好的实践条件,让学生在学中做、做中学,学以致用、活学活用,并在实践中不断修炼自己的职业素养、完善自己的岗位技能,为毕业就业以及人生的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主要布局和规划如下表所示:
序号 |
企业名称 |
实训项目 |
1 |
成都金福地工贸有限公司 |
市场调研、促销活动方案策划 |
2 |
天津华赞商贸公司 |
市场调研、促销活动方案策划 |
3 |
上海帅佳科技有限公司 |
市场调研、促销活动方案策划 |
4 |
吉林国美电器 |
市场调研、促销活动方案策划 |
5 |
吉林苏宁电器 |
市场调研、促销活动方案策划 |
6 |
吉林吉万家连锁超市 |
促销活动方案策划、市场推广 |
7 |
吉林省长风美妆连锁集团 |
促销活动方案策划、市场推广 |
8 |
吉林长春市终极动力广告有限公司 |
促销活动方案策划 |
9 |
长春绿海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
促销活动方案策划、市场推广 |
10 |
吉林祥康公司 |
促销活动方案策划、市场推广 |
7.教学效果
(1)市场调查与分析课程通过任务引领型的项目活动,真正做到了“项目导向、任务驱动、工学结合、能力培养”,学生调查与分析能力明显提高。

实际应用——制作教学做一体化课程调查问卷及调查报告
(2)以职业技能鉴定为参照强化职业技能训练,课程标准涵盖了职业标准,在营销师职业资格考试中为学生掌握全面的基础营销理论和技能搭建了平台。近3年市场营销专业学生营销师职业资格考试通过率均高于90%。

营销师职业资格证书
(3)在组织学生参加的全国大学生广告大赛、全国大学生创业设计暨沙盘模拟经营大赛、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大赛等职业技能大赛中,学生通过在本课程中掌握的知识及技能合理的应用在各项大赛中,起到了一定积极的作用,均都取得了优异的成绩,指导专家也给与了好评。
竞赛项目 |
获奖情况 |
全国大学生创业设计大赛 |
吉林省赛区二等奖 |
全国大学生广告大赛(策划文案) |
吉林省二、三等奖 |
吉林市大学生创业生涯规划大赛 |
吉林市二等奖、三等奖 |
用友杯第六届全国大学生创业设计暨沙盘模拟经营大赛 |
吉林省一等奖 |

在本课程相关理论知识的指导下参加职业技能大赛
总之,通过课程改革,在教学过程中采用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模式,根据教学的“可接受性原则”,将基础知识教学渗透到实践教学中去,使学生在愉快的实践中理解与接受基础理论,同时训练技能技巧,手脑并用,有利于对知识的理解与记忆。教师在适当的时机渗透必要的基础理论教学,使学生在兴趣中接受与巩固基础理论知识,然后引导他们反过来用理论去指导、解释实践现象,它是理论联系实际教学的深化和“学以致用”思想的体现。